蓝光LED陷红海竞争 IR LED成芯片厂转型“香饽饽”
AddTime:11/30/2016 1:43:45 AM
虽然今年上半年,在小间距终端市场的带动下,LED芯片出现触底反弹的回暖现象。但这仍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蓝光LED芯片日趋红海的事实,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亟需拓展寻求新的高毛利细分市场。
在蓝光LED陷入红海竞争时,国内芯片企业纷纷转型。其中,以三安光电为代表的陆资企业多以资本并购实现多主业发展;而以晶电为代表台系企业则侧重市场多元化布局。此时,市场持续升温的IR LED越来越受到关注,并成为转型主要目标市场之一。预估至2020年IR LED产值(不含传感器)将达7.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7.11亿元),年复合成长率达24%,成为LED厂商的新蓝海。
红外LED成掘金新蓝海
IR LED发出红外线,管压一般约1.4v,工作电流小于20mA。为了适应不同的工作电压,回路中常常串有限流电阻。红外线发射与接收方式分直射式和反射式。直射式指发光管和接收管相对安放在发射与受控物的两端,中间相距一定距离;反射式指发光管与接收管并列一起,平时接收管始终无光照,只在发光管发出的红外光线遇到反射物时,接收管收到反射回来的红外光线才工作。双管红外发射电路,可提高发射功率,增加红外发射的作用距离。
根据IR LED芯片的特性,不同波长的红外LED产品可应用到不同的领域,如:遥控器、医疗器具、空间光通信、红外照明、固体雷射器的泵浦源、高速路的自动刷卡系统、摄像头、监控、楼宇对讲、防盗报警等。随着大功率红外线开发应用加速,IR LED厂商的研发重点倾向也从遥控器、滑鼠、通讯等附加价值较低的应用市场,转向手机、车用、安控产品红外线监视、红外医疗等高附加价值市场应用。
安防监控为红外线LED目前最主流的应用。随着各国反恐、安全防护的需求提升,监控摄影机需搭载红外线LED以具备夜视功能,进一步提升红外线LED的产值。
据有关数据显示,2014年红外线LED应用于安全监控的市场规模为9400万美元,2015年已增长至1.2亿美元。然而,由于LED厂商激烈的价格竞争,加上有越来越多厂商开始透过缩小晶片尺寸及改变封装形式以降低成本,使得2016年红外线LED于安防监控应用的产值微幅成长。
未来几年,安防市场仍将是IR LED成长性很高的领域,只要搭上摄影机都需要夜视功能。到2016年全球安防监控摄像机出货量将达到1.1亿台左右,其中红外摄像机出货量有望超过1亿台。以全球大厂海康威视为例,2013年合并营收约16亿美元,2014年提升至27亿美元,2015年营收上看40亿美元,几乎每年以50%的幅度成长。
从安防到消费电子
IR LED市场需求看涨
如今,IR LED的应用领域已经从安防领域向手机、可穿戴等消费电子领域拓展。其标志性事件莫过于,8月2日,三星在纽约发表了旗舰智慧型手机Galaxy Note7,虹膜辨识是该产品的一大亮点,用户看着手机屏幕就可以快速解锁手机。虽然这款产品因起火问题召回停售,但仍代表IR LED应用从安控扩及到消费电子领域。
三星导入虹膜辨识采用一颗大功率IR LED,波长约810nm,报价高达数美元。欧司朗是较早开发出应用于手机虹膜辨识的IR LED规格的厂家,由于应用在手机上更强调轻薄、小角度发光,在后段封装上有其技术门槛,欧司朗从前段做到后段,因此报价高昂。
除了快速解锁手机外,三星将开放虹膜辨识的API接口,为开发者提供服务,同时三星也在与各大商业银行沟通,将虹膜辨识应用在网路金融交易中。LED厂商认为,导入虹膜辨识的目的不在于解锁,而在未来的手机支付上。虹膜辨识将指纹辨识的约40个辨识点,提升到240个,辨识度大为提升,使手机支付更为安全。
随着移动支付需求的崛起,三星最新旗舰智能手机Note7将虹膜辨识功能列为标准配备的举动,有望带动其他品牌展开导入相关规格应用的硬件军备竞赛。后续,随着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等产品陆续导入虹膜与脸部辨识应用将推动红外线LED快速增长。
据最新研究报告显示,脸部与虹膜辨识功能在移动设备应用将逐渐普及,预估2020年搭载红外光辨识感测器的移动设备将达4亿部,届时红外光LED于脸部与虹膜辨识应用的产值将达2.5亿美元,成为红外光LED最具潜力的应用市场之一。
在安全监控、三星Note 7主打虹膜辨识带动红外线LED需求之下,红外线LED市场规模看涨。有市场调机构预估,2021年红外线LED市场规模将达7.92亿美元,较今年的3亿美元会有超过一倍以上的成长,虚拟实境装置将成为继安全监控、虹膜辨识之后的第三大成长动能。但现阶段虹膜辨识技术和虚拟实境装置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后续成长空间巨大,将影响红外线LED市场需求数量。